学术研究

首页> 学术研究> 正文

科研动态

【新文科建设百字谈(一):会计学专业】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20-03-24    作者:经管学院    编辑:经管学院    点击:

周频:开设人文专业方向是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是创新学科布局和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尝试,也是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新需求的重要举措。会计专业如何结合,考虑如下:

1.目标素养的复合化。重视会计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重视人文学科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重塑人文专业教学模式。培养既能从事基层日常工作,又可以进行战略整体布局的高级财务经理,兼具人文素养和会计素养,不仅具备人文学科基本专业知识,还要适应经济,会计、信息环境技术和技能的更新,具有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协同协作、问题解决等能力。

2.教学组织的项目化。以“项目”作为经济/会计人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实践性和显性化。以往人文学科的学习成果难以显性化,并多以论文为主要成果形式,难以体现其现实价值,而会计专业人文教育可注重项目化学习与实践,通过项目化的学习组织,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会计人文项目的选题调研、项目计划书的设计、资源组织、模型构建、系统迭代、项目完成成效,后期跟踪服务等,这不仅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和高阶思维活动,从而使其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可以有效促进项目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代文:新文科其实是对一直以来的知识精细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分布的一次反拨。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时候,文科与理科、工科基本上是在一起的,后来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朝着科学、技术和人文这三条线索分化。科学往往是指原始创新的东西,技术是指应用性的东西,人文则分化为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法律、管理等)两方面,主要探讨的是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社会和管理社会等问题。

与学科分化不同的是,这两年,越来越多地出现一种重新融合的可能性,也就是技术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的发展重新交汇。新文科的出现,就是一次新的科学技术与人文话题相融合,用新的科学成绩来研究人文社科领域过去存在的一些话题。尤其是过去放在社会学、精神和思想界来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用科学进行新的解释。

美国高校之所以提出新文科建设,更多的是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一方面,文科学生越来越脱离社会实践,并且缺乏对技术发展的兴致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从理科和经济发展来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缺乏人文学和文化素养,以技术为中心的训练,会导致理工科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方面出现问题。

对于国内高等教育而言,新文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将新技术前景和技术趋势纳入文科训练中。同时还需要人文科学内部打通,真正做到文史哲不分家;其次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打通,即社会科学的学生要有很好的人文教育,人文科学的学生也要有很强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观念认识。只有这三个层面搭配在一起,新文科建设才会更有意义。

彭梓倩:发展新文科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它也将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注入新元素。建设好新文科,不仅要增加新的文科专业,也对文科提出了新要求:一要加快理论体系创新,二要深化专业改革,三是文科要来一场课堂革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新文科对教师多学科贯通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而现有教师总体上学科素养相对单一,难以适应新要求;新文科强调综合性研究,与传统文科偏向基础研究之间存在差异;新文科凸显知识更新的动态性,传统文科的知识供给相对固化;新文科对教师评价更为多元,传统文科则侧重学术成果的量化评价,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需要改进。

根据新文科建设的思想,要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机融于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促进多学科交叉;要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的新文科专业体系。

李文新:定位新商科需遐想未来的生活和能力需求:未来20-30年我们要如何生活?更好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未来的工商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IFTF(the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调研数据表明,在未来的AI和生态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十项技能按顺序分别是:意义构建、社交智能、新颖和适应性思维、跨文化能力、计算思维、新媒体素养、跨学科能力、设计思维、认知负荷管理、虚拟协作。

从上述未来社会所需的技能/能力结构变化可以看出未来的人才需求结构,也为新商科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思路借鉴:不可或缺的选项是综合素养、融合式、数字化和国际化教育。第一层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素养/通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和通识认知;第二层次是通过专业型精英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第三层次是专业整合与行业教育,可通过跨专业或行业培训实现;第四层次是通过融合培养国际化高端应用型人才(新行业精锐)。

朱颐和:逐步建立教师培训体系。针对目前学生倾向于毫无置疑的接受,努力地学习课本知识,在批判性思维上欠缺的情况,为了改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分析不同语言的思维模式、学生的性格和学习需要,为了阐述教学观点并分享经验,有必要搭建一个有关教与学的共同培训、经验分享平台,成立"教与学"工作坊,为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发展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教与学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教师获得相关教学理论、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最终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目的。以"教与学"工作坊和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联合研究所的形式,逐步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在“课堂教学”、“参与式教学法”、“学生评价”、“博雅教育”等领域进行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

钱红光:新文科的“新”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在教学方式上,培养学生把握、提炼、论证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在培养模式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评价体系上,要对文科教师适度松绑,减少绩效考核与发表论文等硬性要求,消除功利、浮躁的办学风气,倡导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真实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

张英:新文科建设的三个“新”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才能形成高校新文科发展的新格局。文科建设首先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进行现代治理,实行教育家办学。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权,才能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社会的变化,做出办学的调整,一直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更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文科建设相对理工科、医科来说处于“弱势”地位。这不是说文科不重要,而是因为评价高校办学和教师业绩,主要采用论文指标,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档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期刊档次主要看国际期刊,这样一来,人文社会学科就因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少,而变得相对“弱势”。现在推荐新文科建设,应当注意解决这个问题。

李银香:新文科专业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而生,服务时代是学科发展的目标,更加注重社会实问题导向、跨学科融合、更加强调实践问题导向。知识的生产和创新都是源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锻炼动手能力,更加强调跨学科融合。新文科建设在注重传统文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即把新技术融入文科类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

韩忠雪:在新文科建设中,应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的限制,在文理、文工等范围内进行更大跨度的学科专业交叉,更加强调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将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选项。新文科的发展,还要以文化底蕴和文化胸怀,激发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现、表达、传播、挖掘、保存和创新文化。新文科对现有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内容等进行升级改造,其目标是引导现有文科人才在已有行业或专业领域中发挥创新和引领的作用,从而实现该专业领域内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周颉:新时代地方财经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应对

1.培养方案目标改变:以综合能力提高为基本导向,以全面素质提升为基本宗旨,以专业基础学习为基本工具,以阅历视野拓宽为基本支撑,以健康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

2.推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3.地方财经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要深思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书育人。要认知会计专业教育变化的趋势:财务智能化的升级,会计核算功能弱化,非相关专业知识面的引导学习,突出对学习、分析沟通能力的高要求。要时刻铭记教师的职业精神。要乐观应对未来的茫然:存在就是合理,积极乐观去应对。要相信会计职业的光明未来:国家的财政收入靠税收,税收靠企业,企业在会计在。

汤玲:“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

在我国,新文科建设于2018年10月也初现端倪。当时,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就在不久前,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宋迎春:作为工科院校里的文科专业,既要保持文科特色又要体现工科特色。凭借和发挥工科院校优势,融合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训练,找到工学与经管类相结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具体来说,依托学校工科强势专业推动文科学科群的发展,开辟一系列新的专业方向,比如会计专业可以建设成智能会计、绿色会计等,能够形成与强势专业相对应的文科专业。

吴丹红:新文科专业建设应明晰五个关键问题:培养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形成、培养方案构建、课堂教学实施及教学质量评价。要在“持续改进”的目标驱动下,实施“教学跟进”,将“跟进式教育”理念贯彻于专业建设全过程,实现“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三方面的转变。

新文科建设需要实现三个创新。首先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进行现代治理,实行教育家办学。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坚持以学校为办学主体和发展主体,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总结高校有益探索经验并适时予以推广。新文科建设建议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遴选一批文科本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更多从学生的自主性和归属感角度考量,对于课程体系与具体的管理安排需要在广泛与充分的调研上形成,了解学生的意愿与需求。可以通过实验班建设为抓手,培育一批具有冲击国家金课典范的课程。

其次,新文科建设应当着力培养一流文科人才,为此需要消除功利、浮躁的办学风气,倡导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真实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重视文科专业的办学质量和特色。从实务部门遴选一批优秀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在新文科评价工作体系方面,要坚持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发展。新文科建设要保证学生能学到真知识、教师能做出新科研、学校能管出新水平。要坚决克服学生唯成绩论、教师唯发表论、学校唯排名论。还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最后,新文科建设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避免形式主义,推进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可对学校已有专业进行全面规划,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与传统文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建设前沿与基础平衡的人文社科专业知识体系,开展通识性课程,主要包括社会与文化、全球文明史、中国文化史、哲学导论、科学素养等各项课程,实现跨专业融会贯通。

孙德芝: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发生变化,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发生可能不适用于新型环境,因此,会计学生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需要重构,结构化、固化的知识可能会被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所替代,新型环境下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胡定军:我们现在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专业建设,比较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上手能力强,从事相关职业问题不大,但是我们学生明显上限不高,很少出高水平的人才,个人感觉可能还是高度不足。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东石油价格战,飞来两只黑天鹅,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专业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比如,如何增加我们的学生对于经济与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如何加深对于财务风险的理解,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是最好的教材,所以,我觉得在新文科建设中,应该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意培养我们的学生的风险防范的意识,培养系统思维模式。

李莎:在教育部拟定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中,新文科成为最大赢家。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数量最多,达到674个。作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我以为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学科的新交又。在推进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中,目前主要做法一般是在文史智融通、政经哲融合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业之间实现整合。例如,苏州大学通过成立“文治学院”从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相关专业中选拔部分优秀生源,试进行“哲卓越人文学者”的培养并实践;北京大学等通过跨专业类进行PPE(政治史、哲学与经济学交叉)等的人才培养实践,上述做法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多学科专业融通或融合培养,从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践模式上看,这种融通或融合都有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组合模块,但如何解决好学科专业或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衔接和有机组合却是一个难题。这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各专业之间进行的交叉尝试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种对传统文科的升级改造和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深化。

张旺峰: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同时也要结合我们湖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不宜盲目向那些985,211院校看齐,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王艳华:新文科建设要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切合社会需求,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设要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推进学科专业的科学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明确能力结构、素质要求与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映射关系,提升文科专业的内涵建设质量,深化专业改革和教学改革。

陈彦百:新文科是将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把新技术新思路融入现有文科的体系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我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重构文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可以能学习到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知识;2.要加强对现有的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专职教师的知识、观念和能力,以适应未来新文科对教师水平的要求。以上两点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持,如果没有从顶层设计上对新文科建设支持,该项教育改革也只能沦为水中月镜中花。

许汝俊:目前新文科专业建设成为各学校的重点专业改革政策,对于财务专业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课程引入去引导学生重视当前的数字经济发展,从相关数据中寻求财务专业的核心问题及潜在的风险,通过利用数据的分析方法来锻炼学生利用相关前沿工具对财务专业及其相关问题的解读和分析。与此同时,有必要通过开始论文写作的相关专业课程,适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论文写作能力,在当前仅仅在毕业前一段时间进行论文的撰写并不能让学生对论文写作甚至纯粹的写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只有从大一开始就要接受论文写作的思辨过程,训练过程,才能有效规避学生毕业的困难甚至提升未来就业的竞争优势。

陈汉芳:对于传统文科,我认为现在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传统文科的划分越分越细,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二是大家的功利性太强,学科地位高低往往受到毕业生就业情况好坏的影响。三是对文科的实质理解关注度不够。

由于传统文科忽略了文科的本质,太功利,越分越细,各占自己的山头,导致文科发展到最后,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价值关怀和社会文明关注度上出现了问题,人文关怀和人类情感有所缺失。这可能是现在文科发展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它不仅在中国出现,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任何学科的建设都要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的文科一定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拥抱科学技术的新文科,实现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等不断交融交叉的新文科,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密切联系的新文科。

另外,人类的创新活动其实主要是依赖三种知识:默性知识、交叉知识和实践知识。其中默性知识可能是更重要的,它特别强调悟性和领悟力,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更加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与修炼。所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非常明确地说,“与其说我是一个物理学家,不如说我是一个哲学家”,即哲学给了他更多的启迪。这是在今后培养创新人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不要一讲到创新就是理工科,就是搞项目,就是搞专利转让,文科对于创新起到一种启迪智慧的作用。


上一篇:【新文科建设百字谈(二):行政管理专业】
下一篇:华科大龙立荣教授到经管学院做学术报告